跨星系信号引发全球震动
2025年4月23日,全球多地射电望远镜同步接收到一组规律性极强的无线电信号,经国际天文联合会(IAU)与SETI研究所联合分析,确认信号源自距离地球1200光年的天鹅座方向,且包含重复的数学序列及疑似星图坐标。这一发现被NASA称为“人类探索宇宙的里程碑时刻”。
信号特征:非自然现象的科学证据
根据《自然·天文学》期刊发布的速报,该信号频率为1.42GHz(氢线频率),脉冲间隔呈现斐波那契数列规律,并携带了包含元素周期表、DNA双螺旋结构的二进制编码。值得注意的是,信号末段包含一组与1977年“Wow!”信号高度相似的能量峰值,或为跨时空文明对话的佐证。
全球行动:联合破译计划启动
目前,由中、美、欧主导的“星际解码工程”已集结300名天体物理学家与密码学家,通过量子计算机模拟信号中的三维星图。公众可通过SETI@Home开放平台参与数据运算,首批破译结果预计于2026年向全球公布。
争议焦点:我们该不该回应?
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所警告,贸然回复可能暴露地球坐标。而霍金生前团队指出,信号发射器技术等级远超人类,暗示发送者至少具备Ⅱ型文明能力(能利用恒星能源)。联合国将于5月召开特别会议,就《外星文明接触协议》修订案进行表决。
实时追踪:如何获取最新进展?
常见疑问
Q:普通人能听到外星信号吗?
A:原始信号已加密处理,4月28日起可在Apple Music/Spotify搜索“Extraterrestrial Signal 2025”体验模拟声波版本。
Q:信号是否携带威胁信息?
A:哈佛大学团队证实信号未检测到恶意代码,但建议保持0.5米距离播放——经测试,特定频段可能引发宠物行为异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