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今欲望镜像:从《金锁记》到《三体》

老张在旧书店淘到本泛黄的《金锁记》,封底用铅笔写着"人活一世,不过是往脖子上套金锁"。这话让我想起去年读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时,盖茨比家彻夜狂欢的派对,像极了我们小区门口24小时不打烊的奶茶店——永远有人在追逐着闪烁的霓虹。

一、纸页间膨胀的欲望气球

巴尔扎克在《高老头》里埋下的预言正在成为现实:拉斯蒂涅站在巴黎郊外的山丘俯瞰城市,与我们透过手机屏幕刷短视频时眼里的光并无二致。十九世纪的鹅毛笔和二十一世纪的触控笔,都在记录着同一种饥饿。

  • 《金银岛》里的藏宝图变成了朋友圈的九宫格打卡
  • 葛朗台数金币的响动演化成电子支付的提示音
  • 王熙凤放高利贷的算盘正在股市K线图上跳动

不同时空的贪婪对照表

《基督山伯爵》复仇基金身份焦虑1844年
《活着》赌光家产生存危机1993年
《寄生虫》伪造学历阶层跨越2019年

二、贪吃蛇式的命运轮回

记得《骆驼祥子》里的人力车吗?祥子为买第三辆车拼命拉活的样子,和当代年轻人凑首付的状态惊人相似。余华在《兄弟》里描写李光头倒卖垃圾西装的情节,放在直播带货时代竟毫无违和感。

古今欲望镜像:从《金锁记》到《三体》

莫言《酒国》中的"红烧婴儿"魔幻至极,直到我看见网红餐厅推出镀金牛排。那些装在鎏金餐盘里的不是食物,分明是丁举人书房里沾着孔乙己鲜血的砚台。

东西方贪婪叙事对比

《红与黑》于连教会与贵族1830年
《繁花》阿宝股市与外贸2013年

三、当代小说的欲望新衣

石黑一雄在《克拉拉与太阳》里描绘的基因优化,比《弗兰肯斯坦》更令人脊背发凉。当《三体》中的程心为保存人类文明放弃威慑,评论区吵得就像菜市场里讨价还价的大妈。

  • 《白鹿原》里的祠堂变成购物中心招商部
  • 郝景芳《北京折叠》的第三空间住着外卖骑手
  • 《那不勒斯四部曲》的街区斗争转移到了业主微信群

地铁站总有人捧着东野圭吾的《白金数据》,书页间或许夹着张皱巴巴的彩票。报亭老板说现在连中学生都在问有没有《股票作手回忆录》,而《小王子》已经积了三个月的灰。

隔壁装修的电钻声里,装修师傅手机外放着《平凡的世界》。孙少平在矿井下的喘息,与窗外吊篮里工人的安全绳,在四十年的时差中达成某种默契。楼下便利店冰柜的玻璃上,凝结的水珠正沿着《解忧杂货店》的封面缓缓滑落。

郑重声明: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